發布日期:2018-09-27
2018年12月19日~12月21日,由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主辦的國內首個面向食品藥品智慧監管和行業發展的盛會——2018智慧食藥博覽會暨首屆智慧食藥峰會將在四川樂山舉辦。近日,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董事、副總經理汪彥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就此次博覽會舉辦的背景,目的和意義,以及籌備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
記者:集團舉辦智慧食藥博覽會暨首屆食藥峰會的背景是什么?
汪彥斌:十九大以來,我國建設智慧社會,智慧城市的腳步方興未艾,智慧化建設已經成為新時代潮流,各行各業在時代的浪潮中爭先奮楫。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工作報告中提到“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建設智慧社會。” 總理還特別強調,要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注重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效能。從監管本身來說,用機器換人,實現智慧監管,提高監管效能,是食藥監管的必然發展趨勢。舉辦這個博覽會和峰會,可以說,是我們對智慧中國建設大趨勢的跟進,也是對智慧監管新時代的積極迎接和擁抱。
另一個方面,眾所周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深度融入生活,智能化時代即將來臨,食品藥品生產經營領域的新業態發展態勢蓬勃,向監管工作提出了新挑戰,監管部門需要更多的信息化技術手段支撐。如何實現智能化的食品藥品監管,這是監管部門、食藥企業和信息技術公司都關心的問題。
記者:舉辦智慧食藥博覽會暨峰會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汪彥斌:目前在食藥智慧監管領域,監管部門、食藥企業和信息技術公司對技術交流、經驗分享有很強烈的需求,但是國內缺少專業、精準、權威的交流平臺。集團舉辦2018智慧食藥博覽會暨首屆食藥峰會的目的就是搭建一個這樣的交流平臺。
我們知道,食品藥品領域的智慧監管具有很明顯的垂直行業特點,存在橫向交流的需求。食藥監管領域信息化建設比較薄弱,需要掌握先進技術的科技公司關注這個領域,聚焦信息化建設疑難問題,為之提供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
同時,食藥智慧監管領域有強烈的交流共享需求。一方面是各地監管部門對智慧監管進行了不少新探索,獲得很寶貴的實踐經驗,他們之間有強烈經驗交流愿望。另一個層面,通過這個平臺,監管部門還可以和其他部門、企業實現數據共享互聯,發揮大數據效能,解決當前存在的難題。這是打造此平臺的重要意義之一。
總的來說,打造智慧食藥博覽會暨首屆食藥峰會交流平臺,旨在促進政府監管部門、食藥企業、第三方信息技術公司等各方的交流共享,加強智慧監管的建設,推動食品藥品監管的進步,進而促進食品藥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記者:據我們了解,集團是首次涉獵此領域的會展業務,此次活動有何亮點值得期待?目前活動籌備進展情況如何?
汪彥斌:總的來說,此次活動有四個亮點。首先是采用博覽會加峰會的形式。“2018智慧食藥博覽會”將以專業的視角與卓越的品質展示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食藥監管、醫藥行業的最新應用,為政府部門實現智慧監管提供技術方案,為產業發展提供新技術、新思路。
“2018智慧食藥峰會”將邀請相關政府領導、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匯聚一堂,共同把脈食藥行業智慧發展。從場地安排上,峰會與博覽會的場地相鄰,可以有效實現以會帶展、以展促會的目的,保障展商可以和參加峰會的代表進行充分的交流。
其次是上萬平米展區呈現最新應用。“2018智慧食藥博覽會”設立智慧技術、智慧監管、智慧醫藥三大展區,展覽面積10000平米,屆時將集中展示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食藥監管、食品餐飲行業、醫藥行業的最新應用,主辦方將邀請在食品藥品智慧監管、智能化應用領域有杰出成就和優秀成果的機構、企業參加展覽,力爭將展會辦成智慧食藥最具代表性的盛會。。
亮點三是邀請400名各地監管部門負責人,實現監管和技術兩者完美對接。這次我們擬將邀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品監管局、工信部、科技部等政府主管部門負責信息化建設的負責人出席博覽會;邀請各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檢驗檢測技術機構負責人約400人參會。峰會還將邀請政府領導、知名院士、監管部門、行業大咖分享食品藥品監管、行業發展的最新政策、技術與應用案例,共同探討在智能化時代加速到來之際需要具備的新思維、新視野和新方法。
亮點四是與食品藥品行業、信息化、互聯網等領域的權威機構合作,設置多場“小而精”的專業化論壇,滿足不同受眾需求。目前已經與中國食品藥品監管數據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等多家單位達成合作意向,將舉辦主題為智慧監管、互聯網+醫藥健康、醫藥新零售和供應鏈等熱點話題的分論壇、研討會活動。
目前,此次展會的籌備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這次智慧食藥博覽會也是傳媒集團主辦的中國醫藥改革四十周年紀念活動之一。在智慧食藥博覽會期間,中國健康傳媒集團還將和樂山市政府合作,舉辦中國醫藥改革開放40年成就展暨2018大國制藥論壇、首屆四川(樂山)中醫藥博覽會等多場醫藥行業主題活動,向社會各界集中展示中國醫藥行業取得的巨大進步和重大成就請大家拭目以待,也熱忱歡迎更多的監管部門、企事業單位報名參加。
來源:中國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