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沁園 董少校發布日期:2018-08-15
臨床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患癌癥的比例明顯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和癌癥之間是否存在聯系?復旦大學科研團隊日前發現糖尿病與癌癥之間新通路,為癌癥防治提供新思路。
《自然》雜志近日在線發表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施揚、石雨江教授團隊的科研成果,題為《葡萄糖通過AMPK介導的對TET2蛋白的磷酸化調控揭示了糖尿病與癌癥內在關聯的新通路》。
課題組發現,糖尿病與癌癥之間存在新通路,糖尿病患者體內的高血糖水平好比鏈條的一個端口。在環環相扣的連鎖反應之下,高糖環境最終會破壞5-hmC表觀抑癌修飾的生成,表觀抑癌修飾變少了,患病風險自然大大提高。研究指出,部分糖尿病治療藥物能有效地降低部分癌癥爆發的風險。
課題組認為,少攝入糖分,保持體內血糖始終維持在較低水平,減少對AMPK蛋白激酶的抑制頻率,提高TET2蛋白的穩定性,升高5-hmC水平,對防治部分腫瘤有積極作用,此項研究將為臨床研究和預防癌癥的藥物開發提供方向。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