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11-20
當前公立醫院的成本狀況與運營效益如何,哪種類型的醫院與科室的成本收益率最高?
日前,《醫學界智庫》發布了一項數據報告:“運營一家公立醫院成本這么高”(部分數據來自HIA《中國首部公立醫院成本報告》)。用讀圖的形式,直觀展示了公立醫院的“成本時代”,在醫療及引起了廣泛關注。公立醫院的收入,一直是社會各界都關心的話題,尤其是各個科室的收入構成,很多人都對此興味盎然。那么,公立醫院收入真相到底在哪?
在絕大多數人的眼里,臨床科室應該承擔著為醫院“創收”的重任。然而根據相關報告,醫藥“最賺錢”的兩個科室為檢驗科和放射科,均為醫技科室。
醫學檢驗科以高達89%的成本收益率(成本收益率表明單位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一般成本收益率越高,企業的運營效率越高),位居各一級醫技科室之首,醫技科室成本收益率遠超臨床科室。這一數據著實讓人震驚!
在臨床科室方面,放療科以高達20%的成本收益率位居各臨床科室的第一位。雖然放療科有高達20%的成本收益率,但根據報告內容,絕大多數臨床科室的成本收益率為負。而相比執行,醫技科室的成本收益率則要高得多,不僅是醫學檢驗科高達89%,排在第二位的放射科也高達80%。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說明醫療服務費用太低,醫院要靠檢查費賺錢。”一位三甲醫院的管理者毫不諱言地表示,調整醫院和醫生的收入結構,破除以藥養醫,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題中之義。
據《醫學界》觀察,目前我國的醫療服務價格是2002年前后確立的,十幾年來,社會物價總水平一直在提高,而醫療服務價格并沒有多大的提高。而且當初測算的價格還只是成本的一半。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迫在眉睫。今年7月1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關于印發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意在啟動新一輪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改革。然而,與之相配套的實施細則尚未落地,各地的執行狀況也不一。
作為“醫改的核心問題”所在,醫療價格改革一直是個敏感的話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醫療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也認為,“價格一直是制約醫療體制改革的一個瓶頸,整個醫療行業的改革,最根本的還是醫療服務價格的改革。”
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療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顧雪非認為,現有醫療服務價格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醫療服務價格過低,導致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得不到體現;二是醫療服務定價標準與成本投入嚴重背離;三是沒有建立醫療服務價格管理體制。
《醫學界智庫》數據報告中出現的“醫技科室成本收益率遠超臨床科室”的情況,正如顧雪非所言,是由于醫療服務價格過低,導致了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得不到體現。
來源:醫學界智庫(微信號 Healthcare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