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4-18
Dexcom是一家在家用糖尿病器械上取得極大突破的醫療器械公司。1999年成立以來,Dexcom一直致力于研發針對個人用戶的持續檢測血糖CGM(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的產品。目前已經獲得FDA認可并且獲得Medicare報銷的是Dexcom G5 Mobile CGM,這是一款通過植入皮下的探測器,可以7天連續檢測用戶血糖變化,將實時數據傳送到用戶手機端或Dexcom的接收設備上。
Medicare報銷這款產品的條件是,用戶必須患有I型或II型糖尿病,目前使用傳統的在家血糖監測(扎手指),一天的檢測次數至少4次并且根據醫囑正在采用胰島素注射治療,才有可能使用Dexcom的產品作為一種日常檢測替代,并被Medicare報銷。報銷辦法是Medicare支付80%,用戶自付20%。目前只有一款產品Dexcom G5 Mobile被納入了Medicare支付。而在商業保險用戶中,Dexcom表示已經有98%的商業保險將其產品納入了報銷范圍中。
Dexcom的產品帶來的革命性毋庸置疑。首先,Dexcom的皮下植入方式對用戶來說痛苦更少,一次植入皮下探測器就可以獲得7天的檢測,避免了每日多次扎手指驗血糖的痛苦。同時,過去扎手指的辦法所獲得的血糖數據也只能代表一個點,不能顯示趨勢或變化。而Dexcom的數據是實時連續的,可以看出用戶的血糖在一日不同時間的變化,尤其是飲食、運動、睡眠中的血糖變化。根據這些數據的實時變化,Dexcom可以對出現危險值的情況做出警報(如過低或過高的血糖)。最后,Dexcom第五代產品較以往產品的準確度已經大有提高,過去的產品需要指血矯正,有時需要一天兩次的指血矯正,而目前的產品主要在出現數據明顯錯誤或儀器提示的時候才需要矯正。這大大方便了用戶。
Dexcom2016年和2015年的總營收分別是5.73億美元和4億美元,相比前一年的增長率分別為55%和43%。Dexcom的毛利比較高,為34%,公司2016年的凈虧損為6560萬美元。從Dexcom的成本來看,占比最大的是銷售、營銷和行政開支,占收入的50%,這項成本過去兩年的增長率分別達到了54%和45%。此外,Dexom的研發成本占總收入的27%。
Dexcom作為一家創新型醫療器械公司,所面臨的問題來自幾個方面。首先,Dexcom產品雖然獲得了支付方的認可,但是否選擇使用這種產品,開這一處方的權利在于醫生。傳統藥企和醫療器械公司花費了大量的地面團隊去進行醫生端教育,面向用戶推廣他們的產品,在這一過程中,這些公司也建立了很強的地推渠道。但Dexcom在這一環節上任有一定欠缺,隨著業務做大,Dexcom將面臨地推團隊越來越大,花費越來越大的風險。
美敦力在2016年也就類似的持續血糖檢測產品獲得了FDA的審批認可,預計2017年產品上市。美敦力作為一家傳統公司,在醫生端渠道和教育資源的優勢上明顯優于Dexcom。后者雖然作為創業公司有先入為主的優勢,同時在準確度上也獲得了一定突破,但隨著大玩家進場,在渠道上無法避免爭搶,這也意味著更高的成本。
第二,Dexcom的數據連續性是相比傳統采指血方式的一個明顯優勢,但Dexcom帶來的大批量數據也意味著醫生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看這些數據,而從目前的醫生反饋來看,部分醫生沒有時間或沒有興趣去學習數據分析的模塊,一些醫生認為專業數據分析軟件的缺乏以及數據分析的復雜性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因此不愿意去使用。Dexcom產品所產生的大量數據也意味著醫生要用動力去解讀并使用這些數據,未來的發展中,配合數據提供分析工具將是一個發展方向,如果無法將數據方便快速地與醫生的臨床診斷結合,對于推進這一產品將有阻礙。
除此之外,作為一項創新型的產品,產品的功能仍然有一些缺陷。2016年,Dexcom召回了一批產品,被FDA列為嚴重程度最高級別的一項召回,原因是Dexcom產品中,對于危險血糖數據的警報功能沒有聲音,這可能導致依賴Dexcom進行過低或過高血糖警報的患者沒有收到警報,導致病情延誤甚至死亡。雖然Dexcom比較平穩地處理了召回,但此類錯誤對品牌形象和用戶對新產品的可信度仍有較大打擊。
在使用過程中,用戶所反饋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皮下植入不適合過瘦的患者,以及另一個較為常見的問題——傳感器錯誤。此外佩戴不適,脫落或者數據出錯也是使用中的常見問題。這意味著此類新技術公司未來在研發上的投入還會保持較高水平才能繼續領跑市場。
總體來說,新技術帶來了革命,在很多特性上優于傳統產品,但在商業化過程中必須面對資本回收周期長,產品地推成本增高,以及巨頭公司進入同一領域,在渠道上進行爭搶的挑戰。
來源:村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