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3-31
昨日(3月29日),位于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的創新性生物技術企業和元生物與GE醫療簽署了《基因治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全球首個采用一次性生產技術、用于基因治療和細胞治療臨床及商業化治療所需多種重組病毒的GMP生產平臺。在此基礎上,雙方將在基因治療領域,開展免疫治療用病毒項目的技術轉移及全球CMO項目合作,共同舉辦行業會議和人才培訓,以此來推動中國基因治療和細胞治療行業發展。
專注基因治療
近年來,基因治療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手段,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包括癌癥、遺傳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癌癥是基因治療的主要應用領域。過去幾年里,全球基因治療臨床試驗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因此,基因治療被行業一致看好,其未來市場潛力不容小覷,而和元生物正是看重了其發展風口,投身了進來。
2013年,和元生物正式成立,主要專注于基因治療藥物研發、基礎研究及臨床級AAV產業化制備三大發展方向,2016年11月,和元生物在“新三板”掛牌(證券簡稱及代碼:和元上海,839702)上市。同時,截止到目前,已獲得融資近7000萬元。
位于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醫谷plus的和元辦公樓
和元生物董事長潘謳東創業已經10年了,10年前,基因治療還屬于一個前沿概念,當初他跑遍了全國高等院校,只為論證病毒載體的可行性。生命科學發展至今,精準治療已被世界認可,潘謳東認為離自己要實現“做成一件有益于人類健康的事業”的初衷邁出了關鍵性的一大步。
從原理上來看,基因治療是將外源基因導入細胞以糾正基因缺陷,而病毒載體則是一種可將遺傳物質帶入細胞的工具,簡單來說,病毒載體就是通往基因治療的“橋梁”。作為常見的細小病毒,AAV病毒對人體并不致病,據潘謳東介紹,全球2000多個基因治療臨床試驗方案中使用AAV病毒載體的超過500個,且沒有發現一例由AAV造成了毒性副作用。正是由于這種安全、持久、高效、高特異性的特點,AVV病毒載體成為了最常見的工具,2012年,荷蘭UniQure公司用以治療脂蛋白脂肪酶缺乏引起的嚴重肌肉疾病Glybera采用的就是AAV作為載體,它的上市正式開啟了基因治療的新里程。
業務轉型和拓展
在基因治療逐漸成熟的境況下,更大的機遇正在來臨,專家預測,取決于基因治療的發展,未來3-5年抗體藥物將面臨顛覆性的沖擊,而和元生物正在努力成為顛覆者之一。
據悉,和元生物有望在2017年底生產出一批針對肺癌與肝癌的臨床AAV(腺相關)病毒載體,到2018年有望拿到一期臨床批文,屆時可能會成為國內甚至國際上首個上臨床的AAV病毒載體。
此外,鑒于國外大廠商CRO業務分離,和元生物正致力于從提供AAV病毒載體服務到發展成為輻射全球的病毒載體研發生產、 CRO中心及基因藥物CMO基地的轉型。據了解,和元基因藥物的研發,正從最初的病毒包裝技術服務,拓展到時下最“火”的基因組編輯(CRISPR/Cas9)技術。
而此次與GE醫療的合作,是和元生物在AAV產業化制備基礎上的又一次延展。潘謳東表示:其實在去年,和元生物就與GE醫療開展了技術合作,目前已完成了“病毒載體所需微載體培養技術在一次性設備中的應用工藝開發”,此次與GE醫療的戰略合作,雙方將就病毒產品GMP生產車間的工程設計、平臺建設、人才培養、技術開發、全球市場宣傳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地交流與合作,建設位于醫谷二期占地4500平米的GMP生產車間,采用GE醫療先進的一次性生產技術,將成為全球首個采用一次性技術的病毒載體生產車間,適用于多種病毒的臨床樣品生產,可以為全球基因治療和細胞治療企業提供臨床所需各種病毒的CMO生產服務,我們將致力于“打造一個平臺,研發幾個新藥,服務一批客戶,推動一個行業”,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來源: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