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2-13
近日,世界首臺磁共振醫療車在天津高新區研制成功。該產品由駐區高科技企業華海高圣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TG)自主研發,在多項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將使移動醫療從概念走向現實,加快了移動醫療時代的到來。
磁共振醫療車由TTG首席科學家連建宇博士研發團隊歷經十余載研制成功,全部采用自主技術,包括多項世界首創的先進技術,標志著我國在大型醫療設備的核心技術領域和產品創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磁共振成像(MRI)技術起源于歐美國家,是當今臨床最高端、應用最廣泛的影像診斷手段之一。MRI對人體沒有輻射,對神經系統疾病、軟組織損傷和早期腫瘤的診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MRI屬大型精密設備,對運輸、安裝、使用條件要求極為嚴格,傳統MRI設備難以實現移動部署和使用。TTG引入世界級MRI領軍人才和全產品鏈研發團隊,憑借持續十余年的專注研發,實現了MRI移動部署和使用的重大創新。
在位于天津高新區華苑科技園的TTG總部親身體驗了這臺磁共振醫療車。這臺磁共振醫療車總重不到25噸,外觀上與普通的9米廂式貨車基本相同,不超長、不超高、不超寬、不超重,可正常通行于各等級公路、隧道和負荷大于25噸的橋梁。車輛隨時可自主行駛移動,停車即可啟動磁共振系統掃描,掃描過程與醫院里普通的MRI系統完全相同,不需特殊操作。掃描一位患者只需10-20分鐘,并通過遠程影像系統將圖像傳至醫療機構,由影像專家出具診斷報告,方便快捷。經醫學影像專家評判,這臺車載磁共振系統的成像速度、成像質量、臨床應用完全達到同類產品的優秀水平。
據介紹,這臺車載MRI系統是當今世界上體積最小、重量最輕的全身、全功能MRI系統。在研發過程中,TTG成功攻克了設備小型化、高集成化、節能化等世界性難題,相繼解決了車輛上裝工藝中的負荷承重、緊固防震、電磁屏蔽以及防沖擊、防干擾等技術瓶頸,確保了設備在復雜移動狀態和多種氣候、地理環境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各項先進技術的綜合保障下,磁共振醫療車已具備全地域、全天候、全道路的適應性:可在-40 ℃ ~ 65 ℃的溫度下和海拔5500米正常工作,適應高溫、高濕、干熱、濕熱、低溫等多種環境;單程最大行駛距離2000公里;可由普通民用電網供電,也可使用自發電機供電,自發電機可支持系統連續工作超過100小時。這些指標均已達到嚴苛的軍用醫療車輛標準。
磁共振醫療車是TTG致力成為移動醫療領航者的第一步。下一步TTG的研發將擴展到多功能醫療車,讓CT、X線、彩超、心電、生化分析等檢查都能移動起來,并普及到基層,以移動醫療引領全民大健康的到來。
磁共振醫療車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如部隊作訓的健康保障、突發公共緊急衛生事件的救治和搶險救災等,但主要將用于基層醫療力量的強化。磁共振已成為臨床中不可或缺的診斷手段,移動化的磁共振醫療車可將大型醫療診斷設備和醫療技術下沉到基層,為基層民眾提供多種高端診斷服務,如偏遠地區的地方病、常見病巡檢,多種高發病早期普查,普通X光設備難以確診的頸椎、腰椎椎間盤病變診斷,關節及軟組織損傷診斷,神經系統疾病診斷,以及康復檢查等。
來源:天津濱海高新區